“家人们看过来,这个就是咱们不同时间段充电桩收费情况,如果在下午13点到15点的时段充电,就能享受到价格充电的优惠!”这是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开设的“理润鄂托克”直播栏目里的一幕。
“草原村播”直播间里,电力工作人员正在宣传电力服务惠民政策(段辰晔 摄)
在“草原村播”直播间里,主持人和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宣讲惠民好政策,通过手机屏幕,惠民政策正跨越广袤草原,直达住户家中。
“常住在康巴什,家在鄂托克旗,能不能在康巴什申请鄂托克旗用电业务?”有群众在直播间互动。
“可以的,为方便大家,我们实行同城异地跨区域业务服务,各级客户大厅均受理用户用电申请。”电力工作人员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。这种“线上直播+实时互动”模式,居民可随时提问,宣讲员即时解答,形成良好互动。
以往,政策宣讲常受限于地域辽阔、居住分散的难题以及“你讲我听”的单向灌输,导致群众参与度低、理解效果有限。
如今,线上面对面、零距离的宣讲模式,让政策从“纸上”走到“身边”,从“听懂”变为“认同”。政策宣讲员化身“主播”,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言、接地气的案例解读养老医疗、用水用电、教育就业等惠民政策,由单向传播到双向共鸣的转变。
同时,依托数字技术的发展,政策宣讲也在发生时代变革。政策宣讲从宣讲员口口相传到AI数字人理论宣讲员,通过短视频解读惠民政策,用直播连线回应百姓关切。这种融合传播不仅让政策红利直触基层,使政策传播有了持久生命力,实现了从“一时热”到“长久暖”的深度转变。
“草原村播”不单是“直播带货”,更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把党的理论、惠民政策、实用技术送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在鄂托克旗,人人都能化身宣讲员,拿起手机成“主播”,成为扎根草原的“理论宣讲轻骑兵”,通过在田间地头宣讲党的政策,在直播间推介草原特产,让理论宣讲有了温度,让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(段辰晔 王梓萌 郭雨)

关注精彩内容